《看见》原本是央视一档记录性题材的专题栏目的名字,该节目的主持人柴静把她在采访过程遇到的各种新闻事件背后的故事写成了这本书。央视在对该节目的介绍中这样写道:“观察变化中的时代生活,用影像记录事件中的人,努力刻画这个飞速转型的时代中人的冷暖、感知、思想与渴望”。或许是受到了这段充满号召力的宣传词的感染,让我这个很少看电视的人,突然萌生了要读一读该书的想法,我想了解作为一名记者是如何看待新闻事件并如何对它们进行报道的?带着探究的心理我读完了这本书。

书中用大量篇幅记录了作为一名新闻记者的柴静在央视的十年历程,既是她个人成长的告白书,又是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想要了解一个事件,先要了解事件中的人”在刚刚涉足记者行业时,节目编导的一句提醒成了柴静日后工作的一切出发点。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有无数他人构成。如何去了解“人”?非典、汶川地震、华南虎事件……书中记录了在新世纪的头十年中发生的几乎所有的重大事件,它们如何发生又如何改变着人的命运。例如书中记录的药家鑫杀人案。药家鑫的父亲一直都坚持自己强硬的教育方式没有错,直到他意识到这种教育方式最终导致儿子杀人案的发生时才开始反思自己对孩子教育是多么失败。家庭是最小的社会构成单元,如果每一个家长早一点开始反思家庭教育,反思该如何给予孩子们关爱,至少可以为像药家鑫那样的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生长环境。就像这样,在一个个新闻事件的背后我们看见了一个个具体的人,同时也仿佛看到了我们自己。从看不见到看见,从无知到醒悟,这是反思的力量。正如史铁生所说:任何生活都有深意,唯思考可视之显现。的确,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东西。但看不见并不代表不存在,看得见的也不一定代表其真实。很多东西需要我们用心去看,去感受,去思考。这就是一个以揭露事件真相为己任的新闻记者专业性的体现。

从看不见到看见,这是反思的力量;从无从了解到有所发现,这是思考的真意。反思我自己的教学生活,我看见了些什么?哪些又是未曾看见的呢?学生们的每一次进步,成长中遭遇到的各种烦恼,取得成功时收获的喜悦……从作为一名教师的专业性的角度来说,让这些原本看不见或者难以看到的现象,通过我的思考、追问和记录,使其变成可以看得见的切切实实的存在才是我工作的职责所在。记得很多年前我的学生中曾经有这样一个男生。因为从小成长的环境和家庭的影响,让他对人有种强烈的不信任感,因为自卑感和不自信。常常会让他不自觉地“把自己封闭起来”。直到后来,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外语学习,当他发现要学好一门外语,非得跨越这个不善交际的障碍并学会主动和他人交流才行时,转变也悄然发生了。以前喜欢极端地想问题只顾自己感受的他,变得能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并乐于和他人可以合作了,当他意识到自己性格上的弱点后,原本内向的性格也慢慢变得开朗豁达起来了。作为老师,我不仅要知道这种变化是如何发生的,更要知道该如何去面对。因为我看见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变化,而是作为一个人的“成长”。这也正好印证了现代哲学家彼得克斯洛夫斯基在《后现代的文化》中所提到的,“学校教育的课题不是汇集教学计划的选择的可能性,而是提供最为基本的事物的明确性和丰富性。在最为基本的事物之中具备了单纯事物所具有的丰富性与我们人格形成的潜在力量。”按照这样的逻辑,人的成长的外在表现就是一种“自我的更新与转换”。如果说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对人性的探究,那么其中就已经包含了教师如何看待人对于自身成长突破的问题。

从看不见到看见,这种转化不是凭空产生的。只有我们对于任何客观的事物在不断地追问和反思中才能有所发现,才能真正地“看见”,而这种看见,可以使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延伸到更加深远辽阔的地方。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或许谁都无法给出明确的答案,但只要用心去感受,相信一定能够看见些什么。

 

yl12311线路检测
您的位置:
校友返校接待常规方案
发布时间:2018-04-25 浏览次数:3204